尋根、找到遺失的自己 ——關於收出養與尋親的那些故事
(圖/Canva Pro-blueorangestudio、文/善耕365)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和每個人一樣,收到不少來自父母的愛;唯一和別人不同的是——我有2個爸爸媽媽。」
|何謂「收養」?
收養也稱「領養」,由非直系血親的雙方,分為「近親」、「繼親」及「不具一定親屬關係」等類別,與短期內暫時安置的「寄養」不同,是為法律流程上的永久性親權轉移。
「他不是我們從肚子裡生出來的,他是我們從心裡生出來的。」
其實,對大多的收養家庭來說,被收養的孩子都是個寶。即使如此,並不是每一個收養故事都這麼順遂,比如:在小時候讀過的童話故事《灰姑娘》,是屬繼親收養的案例,而我們都知道灰姑娘的繼母與姐姐們一直欺負她,因此細心觀察收養兒女與親生子女的相處狀況,並從中調解,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除了自身評估與周遭狀況外,也要多加了解原生家庭背景,包含遺傳疾病、原生父母習性等,從而瞭解孩子原本的生活環境,可能造就現在的行為模式及生活習慣,才得以了解如何與孩子溝通、教導並改善。
有時孩子在剛加入新家庭時,也會有一些問題行為出現,當他們無法確定眼前的「爸媽」是否真的會永遠愛她,便會做出一些「明知故犯」的舉動博取關注、觀察反應。每個收養家庭都可能遇到適應問題,當你身為父母在適應孩子時,孩子也在努力習慣新環境,一旦決定收養,未來狀況無論好壞都要一直陪伴下去,才是負責任的收養人。
(圖片取自:【鏡相人間】比血緣更深 收養孩子的故事)
「收養不是救濟,也不是資助,而是要付出真誠的關懷來扶養照顧孩子。」
因此在進行收養決定前,要再三審視收養原因,自身不孕或流產、為親生孩子找伴或協助親友負擔,甚至單身收養又或是繼親收養,不同類型的收養也會有不同的困擾,可以由下列項目,好好思考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❶孩子的教育扶助及經濟負擔
❷自我及孩子的心理調適
❸親友支持意願與外界輿論
❹收養孩子與親生孩子的手足競爭關係
❺孩子與原生家庭的聯繫
❻是否能全心全意對待被收養的孩子
※更多內容參考⮕收養前的檢視
除了自我審理外,也可以尋找照顧資源或專業諮詢,讓自己做好準備、也為將到來的孩子做好準備,將收養孩子視如己出,給予孩子健全、開心的新生活。
|關於「出養」
「我很想養,但我很希望他有一個正常的家。」——《民視異言堂》家家。
許多被收養的孩子,可能會認為:為什麼我原本的爸爸媽媽不要我了?為什麼把我送給別人養呢?其實很多原生父母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經過法院審理,判斷原生家庭的狀況有「出養必要性」,才將孩子「出養」。
申請「出養」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無法負擔養育孩子所需的花費,但仍希望孩子能夠過上有保障的生活,代表原生父母還是愛著孩子的!
「決定把小孩讓出去,我內心永遠都有一個愧疚感。」
每一個出養的決定都是不容易的,都會猶豫、不捨及痛心,畢竟出養是將孩子的親權永遠轉移出去,因此在決定出養前,也要再三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將孩子出養?也許還有其他的選擇,比如:親朋好友的協助、社會資源的補助等…而若是非預期懷孕,也可以考量自身情況是否能夠負荷,以做不同的決定。(參考:出養前的檢視)
對父母來說,每位孩子都是他們的心肝寶貝,要把孩子送出去,心理上要度過相當艱難的掙扎;把孩子送走後,身心理上也會有一些排斥、不適的狀況,但請每位送出孩子的親生父母在傷心難過之際外,也重新思考當初決定的出發點來調適心情,是因為關心及擔心孩子,才會經過審慎的評估,以孩子的需求為考量,做出對孩子也對自己「相對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
如果孩子已經是能夠對話的年紀,在決定要將孩子出養時,也要為孩子做足一些心理上的準備,比如出養原因告知、訪視及聯絡協議、即將進入的收養家庭介紹,並協助孩子適應生活的轉變,針對不同年齡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因為被拋棄而被出養,好好地分開與道別。
|身世告知
如果被收養人是從很小或剛出生沒多久就被出養,絕大多數收養父母的困擾無非是未來對於孩子的身世告知。根據高雄市被收養人生活狀況及收養家庭福利與服務需求調查報告,超過八成的收養人希望讓孩子知道身世真相,然而卻不知道應在何時、如何告知,也害怕告知後孩子的反應。
「我好害怕他知道自己的身分後,會想要回去、我會失去他…」
其實孩子尋親並不等於不要收養家庭了,對被收養的孩子來說,原生家庭與現在的家庭都分別具有不同的重大意義。
被收養的孩子在得知事實的當下,總會感到衝擊,導致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不安的情緒,尤其跨國/跨種族收養的孩子更容易覺得自己和家人長得很不一樣,而對「自我認同」產生許多困惑;得知收養事實後,便更可能想要了解自己的原生父母:他們是誰?是怎麼樣的人?我還有長得跟我像得家人嗎?他們最近過得怎麼樣呢…實際和家人碰面後,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流著同樣的血」、那種「一樣」的感覺,讓孩子知道自己來自何方,一切都清澈了起來,更知道該以什麼心態去面對現在這個撫養他長大的家庭。
因此讓孩子對自己的身世有所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尋根是為了拾回人生遺失的拼圖,找到原生家庭,也能幫助自己找到自我、來自哪裡,理解當初被出養的原因,了解自己是同時享有兩個家庭的愛、是很幸福的,避免認為自己是被拋棄而失去人際關係上的信任感。
身世告知的重要性,除了被收養的孩子自我認同需求,也能加強親子關係,在養父母主動告知身世下,也能讓孩子感受到信任感與真誠,並正向看待,而非避而不談、隱瞞事實;在醫療上,如果孩子不知道身世,而提供收養家庭的遺傳疾病史,也會影響醫師對健康狀況的評估,以及避免亂倫的風險。
根據被收養孩子的年齡階段,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方式告知身世,觀察孩子的行為及狀態,陪伴孩子度過困難或緊張時期,再循序漸進地讓孩子認知到真相,談話時也要以正向態度溝通,不用過度美化或醜化原生家庭的故事,而是實際討論,讓孩子能夠比較放鬆自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能夠成為他的父母是一件既感恩又喜悅的事,對他的愛不會因此而有不同。謝謝你,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尋親之旅:我到底是誰?
對被收養的孩子來說,尋親是一件值得被鼓勵的事。每個人都有面對真相和尋找自己的勇氣,找到屬於自己的根,對自我產生認同感;但尋親也是一趟漫長之旅,不是每件尋親都那麼順遂且成功,在這之前不妨先思考:我想知道什麼?如果結果不符我的期望,我能夠應對嗎?
在等待的過程中,可能馬上就有消息,也可能會是數個月、甚至數年或者杳無音訊;反覆的期待和失望下,也會伴隨著煎熬及壓力;即使成功聯繫上親生父母,對方反應卻不一定如你預期,也許他們會因為不願提起的往事感到困擾,也許已另組家庭而愧疚面對你的到來…
想和各位有意尋親的孩子們說,也許你會在等待的過程中或連繫上時,有感到受傷的狀況,但因為你已準備多年,對方則是突如其來收到消息,需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做準備;而真正要見面時,對於時隔多年見到親生父母,自己也要做好心理準備,以及思考後續的雙方關係及接觸聯繫模式,不只是與親生父母,也要思考養父母的立場與心情。
因此法律規定尋親須由年滿18歲、已有成熟心智的個人才能做申請;如未滿18歲,則須由收養父母協助申請。即使機會渺茫,仍然抱著希望想要嘗試看看,也許有一天能找到一直渴望的真相的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尋親:
❶ 尋親登記:在收養資訊中心登記尋親資料
❷ 尋親佈告欄:將您的個人資訊公開刊登於尋親布告欄
❸ 媒體尋親:分「平面」與「電子」,因為將個人資訊公開,也須思考是否會影響生活周遭人事物。
>> 尋親申請 <<
孩子的到來是緣分,血緣不是絕對。
「不是親生的」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相處過的那段時光都是真實存在且無可取代的。只要收養與被收養方有著開口討論、啟程追尋的勇氣,彼此坦誠便不是難事,也能關係更加緊密、互相信賴。
在此也提醒有收出養服務需求的人,如果對於親近的人難以表達出真實想法,也歡迎洽社會上更多資訊服務尋求協助,如:有著37年收出養服務經驗的財團法人基督徒救世會,即使現在已停止服務,仍提供諮詢協助,都很歡迎有需求的人聯繫洽詢:(02)2729-0265。
其他諮詢服務專線:
- 衛福部兒少收養資訊中心|(02)8979-5430(週一至週五09:00-17:30)
- 哎唷喂呀專線(12歲以下兒童)|0800-003-123(週一至週五16:30-19:30)
- 踹貢少年專線(13-17歲青少年)|0800-001-769(週一至週五16:3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