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響應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 現代婦女基金會辧理實務研討 呼籲公私齊力 Leave no one behind!

最新消息

響應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 現代婦女基金會辧理實務研討 呼籲公私齊力 Leave no one behind!

現代婦女基金會
發布

 

適逢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11月25日)二十五週年前夕,現代婦女基金會聚焦於實務工作的深化發展,於今日辦理「深耕.開展.影響力 – 實務工作研討會」,現場邀請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司長、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李昆霖副廳長蒞臨開幕式與主持論壇,並邀請到長期推動兒少司法權益的知名家事律師賴芳玉,以兒少表意權的實踐與現況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探討111年憲判八號造成監護權案件必須傳喚兒少出庭的效應與省思。

現代婦女基金會潘維剛董事長表示,此刻辦理實務研討會別具意義,不但展現基金會成立37年來推動性別暴力防治及家事事件法等法案的成果,更是時候檢視長期協助受暴婦女、高衝突家庭所累積的影響力,並對政府相關制度提出建言。潘維剛強調,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提醒著我們,對女性的暴力行為在許多地方仍然存在,需要持續努力來改變這一現狀,只有不分你我,公私協力行動和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性別平等,Leave no one behind,不遺落任何一個人,並為所有女性創造一個安全和有尊嚴的世界。

本次研討會以現代婦女基金會深耕發展多年的高衝突家庭暨兒少服務受暴婦女經濟賦權,以及同志親密暴力個案服務三大領域的實務經驗與工作心法為主軸,同時邀請兒童福利聯盟、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高雄巿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共同與會,期盼激發更多火花,開展出更貼近當事人真實需求的創新服務。

 

兒少表意是權利不是義務  勿讓法庭造成孩子二度傷害

民國112年司法院統計有2,838個孩子需透過地方法院酌定監護權歸屬,意即平均每天有約8個孩子捲入離婚家長間的監護權大戰,離異父母搶小孩、親子會面發生嚴重衝突,更是時有所聞。身為我國家事事件專業先趨,也是程序監理人制度重要推手的賴芳玉律師,以兒少表達意見權利的實踐與現況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先介紹各項國際公約中兒少應享有的權利、涉及兒少表意權的家事事件中的案類和狀況,再從實務案例與判例提出反思。

現代婦女基金會長年提倡「合作父母」理念,呼籲父母即使分居或離婚,仍應共同合作支持孩子的成長。基金會駐新竹地方法院家庭暴力暨家事事件服務中心訪談了多位接受服務的家長,分析離婚夫妻在實踐「合作父母」時所面臨的困難及應對策略,發現多數家長都提

及自己在訴訟後才了解「合作父母」的概念,但雙方關係已因訴訟逐漸惡化,因此實踐起來困難重重。徐名筠督導表示,為了讓離異家長共同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社工必須先評估家長、孩子的各種因素,配合家長狀態和階段,在適當的時機投放適當的服務;此外也必須提升家事服務中心資訊的可近性和可及性,讓有需要的家長都能有機會接觸和使用服務。此外針對有暴力議題、反覆訴訟,或信任關係已破壞、難以合作的家庭,則建議採用平行式合作父母模式,減少直接溝通就是最好的溝通,以詳細約定來維持親子關係。

 

 

危機之外的財務陪伴    家暴防治中的賦權與挑戰

現代婦女基金會家庭暴力防治組與議題倡議組透過參與性行動研究,探討社工在現行家暴防治體系案件負荷量大、行政要求繁重及資源不足的現況中,服務重心傾向於短期危機管理,難以提供穩定、長期陪伴的嚴峻挑戰下,如何發展受暴個案財務陪伴,以促進提升婦女的經濟能力。家庭暴力中的經濟暴力型態隱微性高、不易發現,許多經濟控制的暴力樣態被包裝成合理的社會期待,常讓受害者難以察覺。基金會摸索了十多年,從實務案例中萃取出財務陪伴處遇方法,幫助婦女逐步取得財務及生命的自主。然而,若要真正促進婦女的經濟賦權,必須體認到社會安全網的政策設計與現場實務之間存在落差,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調整政策方向與資源配置,賦予民間組織更多的空間與支持,整體社會才可能投入長期賦權的協助資源,讓受暴婦女真正獲得自主與重建生活的機會。

 

看見多元性別需求    反思家暴體系的二元限制

基金會教育宣導組透過第一線社工的服務經驗,運用行動研究方法,深入探討家庭暴力防治體系在處理同志伴侶暴力案件的挑戰與不足。研究結果顯示,危機導向服務模式容易忽視同志個案對親密關係的需求,而通報單資訊設計的侷限性、現行防治網絡的性別刻板印象與二元框架,都對同志個案的服務態度產生負面影響,讓同志個案進得來但留不住。黃傳馨強調,專業人員需看見冰山下的多元性別需求,反思家暴防治體系的二元限制,重視同志族群的情感需求與壓力,理解其生活中的交織性壓迫,持續創造多元性別者適用的處遇服務,如使用同志社群熟悉的語言與空間、評估服務對象的出櫃與歧視風險、建立友善的醫療、法律、諮商網絡、開創適合同志族群的各式方案活動。

本次研討會,現代婦女基金會及各與會機構團隊分別針對高衝突家庭服務與性別暴力防治兩大領域,分享實務工作經驗、策略及對現行體制的省思,透過交流學習激勵持續耕耘的熱情,期盼藉由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提醒社會,「攜手終止暴力」、「共創平等未來」「Leave no one behind!」,不遺落任何一個人,共同開創下一個性別暴力防治新世紀。